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国家发展,包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施五年计划、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科技教育、改善民生保障等关键措施,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迅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54年颁布第一部宪法,明确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成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
实施五年计划
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设156个重点项目,逐步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此后的五年计划(规划)持续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
推进改革开放
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是转折性举措,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生产力,经济特区设立吸引外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发展科技教育
"两弹一星"工程奠定国防科技基础,恢复高考制度培养人才,近年来航天、高铁、5G等技术取得突破,教育投入持续占GDP4%以上,研发经费跃居全球第二。 -
改善民生保障
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体系,脱贫攻坚战使近1亿人口脱贫,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8.2岁,建成世界最大社会保障网。
这些举措系统性地解决了国家发展的制度基础、经济动能、创新能力和民生短板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前"十四五"规划和新发展理念正在延续这一成功实践,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