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核心目标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同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1. 独立自主原则: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坚持独立自主,不依附任何大国或集团,根据国家利益和国际形势自主决定对外立场。例如,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国家间平等互利。

  2. 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始终强调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70年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多边合作。

  3. 全方位外交布局: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从双边扩展到多边领域,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如“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互联互通,展现大国担当。

中国的外交政策既维护了自身发展利益,也为世界提供了包容性发展的中国方案,未来将继续以开放姿态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本文《新中国成立以来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538145.html

相关推荐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到什么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即 新民主主义社会 。这一结论基于以下关键信息: 社会形态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但此时中国尚未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完成的。 过渡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的过渡阶段,其本质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这一时期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下是具体现状的 一、经济成就 经济总量与结构优化 2023年GDP超126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三次产业比重为7.1%、38.3%、54.6%,形成工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现代经济体系。 对外开放与外资利用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首位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大事件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大事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涵盖外交原则确立、国际地位提升、重大外交突破及外交制度创新: 一、外交原则确立与万隆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与“求同存异”方针 二、重大外交突破 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正式建交,打破中美长期隔阂。 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两国邦交正常化。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大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之初确立的​​“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三大外交政策奠定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基石,并重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标志着中国彻底摆脱半殖民地历史、转向平等国际交往。 "另起炉灶"打破旧中国与各国建立的不平等外交关系,宣布不承认国民党政府遗留的外交协议,要求驻华外国使节重新登记身份,从根本上终结了帝国主义利用特权干涉中国内政的局面

2025-05-05 高考

恢复国民经济5大举措

恢复国民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以下五大举措被认为是关键推动力: 1. 稳就业促发展 稳定就业是恢复经济的基础。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提升就业质量和稳定性,为经济复苏提供坚实支撑。 2. 扩大内需 内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通过促进消费升级,推动服务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增长点,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激发市场活力。 3.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成立后的举措

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国家发展,‌包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施五年计划、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科技教育、改善民生保障等关键措施 ‌,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新中国成立后迅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54年颁布第一部宪法,明确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成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实施五年计划 ‌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方面举措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方面的核心举措聚焦于土地改革、工业化奠基、计划经济转型 三大方向,通过废除封建剥削、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独立经济体系 等关键行动,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并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土地改革 :1950年颁布《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此举不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还巩固了新生政权,为工业化提供了粮食和原料保障。到1952年,全国3亿农民分得7亿亩土地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初期经济政策

新中国初期经济政策的核心是​​恢复国民经济、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 ​,通过​​统一财经、稳定物价、改造私营工商业​ ​三大举措,仅用三年(1949-1952年)实现经济复苏,并快速转向计划经济体制。​​关键亮点​ ​包括:以“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打击投机资本,通过“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化基础,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统一财经与稳定物价​ ​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实现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 的历史性跨越,GDP增长超200倍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从贫困迈入全面小康,同时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4年全球第一。 经济总量与增速 1952年GDP仅679亿元,2023年突破126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223倍,年均增速达7.9%。改革开放后经济加速腾飞

2025-05-05 高考

20世纪70年代中国经济状况

20世纪70年代中国经济状况可总结为以下四方面: 经济恢复与增长 计划经济体制主导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物资分配依赖国家统一安排,货币作用受限,消费自由受限。生活必需品需凭票购买,“三件套”(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成为奢侈品。 区域发展不平衡 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1978年GDP占全国53.4%;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1978年GDP仅占15.3%,区域经济差距逐步扩大。 财政与民生压力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成立后三大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边倒”政策 ‌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大外交政策,这些政策奠定了中国现代外交的基础,‌维护了国家主权 ‌、‌促进了国际和平 ‌,并‌推动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军事集团,自主决定外交方针。这一政策强调平等互利,反对霸权主义

2025-05-05 高考

新时代下中国的外交政策

​​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路径,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和多边外交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其亮点在于​​兼顾国家利益与国际责任​ ​,​​平衡大国关系与周边合作​ ​,​​创新性提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与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为动荡的国际局势注入稳定性。 ​​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 ​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原则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原则历经多个阶段的发展与完善,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利益,推动国际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其中关键亮点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结盟政策、全方位外交战略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在实践中不断演进并取得显著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始终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核心,不同时期根据国际形势调整策略。建国初期,​​“一边倒”​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外交的四个阶段

非常抱歉,我目前无法提供你需要的具体信息,如果你有其他的问题或者需要查找其他信息,我非常乐意帮助你。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以来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经历了从建国初期的探索到新时代的全面布局,核心始终围绕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展开。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一、外交政策演变 建国初期(1949-1956年) 三大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20世纪70年代 重大突破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成立后三大屈辱事件

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常被提及的三大屈辱事件,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1993年银河号事件 中国远洋运输公司货轮“银河号”1993年7月从天津港出发驶往迪拜,途中被美国以“运输化学武器原料”为由拦截。美国关闭GPS导航,迫使货轮在公海滞留33天,期间38名船员面临缺水、缺粮的困境。最终在多方压力下,中国同意美方检查,但未发现任何违禁品。 二、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政策内容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是**“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 “一边倒”,核心目标是 彻底摆脱旧中国半殖民地外交屈辱**,确立独立自主的新外交体系 ,并在冷战格局中明确战略站位 。 “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与各国建立的旧外交关系,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要求外国在华机构重新与新中国谈判建交。这一政策彻底割裂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传统,奠定了新中国平等外交的基础。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其核心是维护国家主权、反对霸权主义 ,并推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这一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强调平等互利、合作共赢,为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和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独立自主原则 新中国外交的基石是独立自主,表现为不依附任何大国或集团,自主决定对外事务。例如建国初期的“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成立后10大历史事件

新中国成立后的10大历史事件深刻塑造了国家发展轨迹,​​从开国奠基到改革开放​ ​,​​从抗美援朝捍卫主权到科技突破跻身强国​ ​,​​每一件都是民族复兴的关键里程碑​ ​。这些事件不仅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格局。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 ***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百年屈辱的终结和新纪元的开启。五星红旗首次升起,北京成为首都,奠定了国家政治基础。

2025-05-05 高考

新中国成立后的大事件详细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从1949年建国到改革开放、香港澳门回归、北京奥运会举办等,这些大事件深刻影响了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 ‌ ‌1949年新中国成立 ‌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 ‌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 ‌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最终迫使美国签订停战协议

2025-05-05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