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政策方针

​十八大政策方针的核心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 其关键亮点包括:​​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地位​​、​​明确“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首次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十年翻番的量化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战略​​,以及​​强调党的建设“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1. ​科学发展观的里程碑意义​
    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长期指导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等并列,标志着党对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其核心是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方法论。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系化阐释​
    报告首次系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构成,三者分别作为实现路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障,统一于实践。同时提出“八个必须”基本要求,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改革开放等,进一步丰富了理论内涵。

  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务实目标​
    在十六大、***基础上,十八大提出更具操作性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收入倍增计划”凸显民生导向,同时要求经济转型,从速度优先转向质量效益优先。

  4.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升级​
    新增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布局。这一调整直面资源环境约束,提出“美丽中国”愿景,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体现对可持续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5. ​党的建设的创新部署​
    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强调增强“四种能力”,并通过思想、组织、作风等五大建设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十八大政策方针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其突出特点是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的结合,如量化目标与制度保障并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这些方针对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十八大政策方针》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538663.html

相关推荐

国家对民族品牌的政策

国家对民族品牌的支持政策主要体现在资金扶持、财税优惠、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这些政策旨在推动民族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1. 资金扶持 国家通过专项基金、政府采购等方式支持民族品牌发展。例如,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选**族品牌,通过立法和政策拓宽支持渠道,促进民族品牌的良性发展。 2. 财税优惠 民族品牌可享受与高新技术企业同等的财税优惠政策,包括所得税减免

2025-05-05 高考

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政策

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政策主要围绕民族平等、区域自治、文化保护、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具体措施包括: 一、民族平等与法律保障 宪法与法律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维护民族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自治权,保障其管理内部事务的自主性。 禁止歧视与促进团结 国家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2025-05-05 高考

国家对民族的政策和规定

​​国家对民族的政策和规定以促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为核心,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强调民族平等、区域自治和依法治理三大支柱。​ ​ 国家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自治权利,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赋予自治机关设立权和自治权,设立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三级自治地方,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并写入宪法,确保少数民族依法管理本地区事务。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2025-05-05 高考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以“多元一体”为核心,通过羁縻制度、和亲联姻、区域自治等策略,实现了多民族共存与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羁縻政策与间接管理 自秦汉起,中原政权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羁縻政策,如汉朝设西域都护府、唐朝建立羁縻州府,允许地方首领自治,同时维护中央权威。这种“以夷制夷”的方式既减少冲突,又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和亲联姻与文化融合 汉代通过和亲(如王昭君出塞)缓和与匈奴关系

2025-05-05 高考

国家对民族产品的扶持政策

国家对民族产品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涵盖金融支持、税收优惠、企业认定及区域发展等核心内容: 一、金融支持政策 流动资金**贴息 对民贸民品企业流动资金**利率给予贴息补助,贴息率为2.88%。 中央财政结合财力提供引导性资金补助,支持企业**贴息。 技术改造**贴息 “十二五”期间扩大贴息规模至每年10亿元,支持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技术改造。 二、税收优惠政策 增值税减免

2025-05-05 高考

国家对民族团结的政策

​​国家对民族团结的政策以法律保障、文化认同和共同发展为核心,通过​ ​民族区域自治​​、​ ​经济扶持​​和​ ​教育宣传​​等多维度举措,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法律保障与制度框架​ ​ 我国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确立民族平等原则,明确禁止民族歧视和分裂行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赋予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自治权,同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将民族团结纳入法治化轨道

2025-05-05 高考

我们国家的民族政策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旨在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平等 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在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领域一律平等。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公民享有相同权利、承担相同义务,这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石。 民族团结 强调各民族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反对民族压迫和歧视。通过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5-05-05 高考

国家对民族的最新政策

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国家对民族工作的核心方向围绕民族平等、区域自治、共同繁荣展开,具体包括以下要点: 民族平等与团结 明确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压迫,保障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通过宪法和法律强化这一原则,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休戚与共。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

2025-05-05 高考

国家对民族文化的支持政策

国家对民族文化的支持政策主要体现在法律保障、资金投入、文化活动、文化遗产保护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法律保障体系 宪法与专项法规 宪法规定各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明确文化保护责任,形成系统性法律保障。 民族语文工作体系 建立自治区、州、县三级民族语文工作机构,制定《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规定》等地方条例

2025-05-05 高考

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最新政策

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最新政策,以促进民族团结、保障少数民族权益和推动共同繁荣为核心,涵盖民族区域自治、文化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等多个方面。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持与完善 国家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自治权利,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自治权。这种制度有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和谐。 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5-05-05 高考

我国的三大民族政策

我国的三大民族政策是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和共同繁荣,具体内容如下: 一、民族平等 法律地位平等 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反对歧视与压迫 宪法明确规定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 全面覆盖

2025-05-05 高考

国家关于民族文化的政策

​​国家围绕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推出多项政策,核心亮点包括强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和人才培养力度,并注重文旅融合与数字化保护。​ ​ 政策明确提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方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要求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通过教育、传播和文艺活动强化中华文化认同

2025-05-05 高考

中国目前实行的贸易政策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的贸易政策,核心特点是‌坚持多边主义、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具体表现为‌降低关税、扩大进口、优化营商环境 ‌等举措。近年来,中国通过‌自贸试验区扩容、RCEP生效实施 ‌等政策,进一步深化全球经贸合作,同时以‌“双循环”战略 ‌平衡内外需,增强产业链韧性。 ‌降低关税与扩大进口 ‌ 中国已多次自主降低进口关税,特别是对民生消费品

2025-05-05 高考

美国对新中国实行的政策

​​美国对新中国实行的政策经历了从“全面遏制”到“接触融入”的演变,核心手段包括军事包围、政治孤立、经济封锁,以及后期试图通过技术限制和联盟施压维持霸权。​ ​其政策本质是维护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但中国通过独立自主的发展路径和反制措施,逐步打破了这种战略围堵。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采取“遏制战略”,通过三条岛链军事包围、操纵联合国席位、实施长达20年的经济禁运等手段孤立中国。朝鲜战争期间

2025-05-05 高考

文艺特长生只能报什么专业

文艺特长生可报考的专业范围广泛,主要集中在艺术类、传媒类及设计类领域,核心方向包括表演、音乐、舞蹈、影视制作、美术设计等,既能发挥特长优势又具备良好的就业前景。 表演与影视类 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适合热爱舞台或镜头表现的学生。这类专业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毕业生可从事演员、主持人、编导等工作,影视行业和文艺团体的需求持续增长。 音乐与舞蹈类 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

2025-05-05 高考

方针政策是什么意思

政治方向与行动准则 方针政策是政治学中的核心概念,指国家、政党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规范。其内涵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定义 方向与目标 方针是高层次的指导原则,为具体政策提供方向和目标,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例如,党的基本路线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行动准则 政策是具体化的方针,包含行动原则、任务、工作方式、步骤和措施,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2025-05-05 高考

十七年文艺的指导方针

“十七年文艺”(1949-1966)的指导方针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核心,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突出阶级斗争和政治功能,同时兼顾艺术性,形成了独特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导向。 政治挂帅与阶级性 文艺创作必须服从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作品需反映阶级斗争、歌颂革命历史与工农兵形象,如《红旗谱》《创业史》等典型作品,体现“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原则。

2025-05-05 高考

文艺二为方针的提出

‌文艺二为方针是指"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指导原则,由***同志在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上明确提出。 ‌这一方针‌确立了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根本方向 ‌,‌强调文艺创作要扎根人民、反映时代 ‌,‌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南 ‌。 ‌核心内涵 ‌ 文艺二为方针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维度:一是坚持文艺创作的群众路线,要求作品贴近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情感;二是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

2025-05-05 高考

我党的政策方针有哪些

​​中国***的政策方针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核心包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深化改革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内容。​ ​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其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基本路线指导国家聚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025-05-05 高考

十七年三大文艺批判

​​十七年三大文艺批判(1949-1966)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斗争,核心围绕电影《武训传》批判、《红楼梦 》研究批判和胡风文艺思想批判展开,​ ​旨在确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主导地位,但过度政治化干预也导致学术自由受限与文艺创作单一化。 ​​电影《武训传》批判(1951年)​ ​ 这场批判以***《人民日报 》社论为开端,将历史人物武训“行乞兴学”的行为定性为“阶级投降”

2025-05-05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