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的划分因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最常见的是气象学划分法:春季为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次年2月。天文节气法以立春、立夏等为界,农历法则按月份直接分组,而物候法则依据自然现象变化划分。
- 气象学划分:基于温度变化,全球通用。北半球春季(3-5月)气温回升,夏季(6-8月)炎热,秋季(9-11月)凉爽,冬季(12-2月)寒冷。南半球季节相反。
- 天文节气法:以地球公转位置为准,立春(2月初)为春始,立夏(5月初)为夏始,立秋(8月初)为秋始,立冬(11月初)为冬始。
- 农历划分:传统农历中,正月到三月为春,四月到六月为夏,七月到九月为秋,十月到腊月为冬,但与现代气候可能不完全匹配。
- 物候学划分:通过自然现象判断,如桃花开为春,蝉鸣为夏,落叶为秋,积雪为冬,但具体时间因地域差异较大。
掌握不同划分标准,能更灵活理解季节变化。若需精准气象数据,建议参考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