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季的月份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标准,需根据具体使用场景区分:
一、公历月份划分(气象学常用)
-
春季 :3月-5月
以立春(约2月4/5日)为起点,春分(约3月20/21日)为终点,包含雨水、惊蛰、清明、谷雨等节气。
-
夏季 :6月-8月
以立夏(约5月5/6日)为起点,夏至(约6月21/22日)为终点,包含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节气。
-
秋季 :9月-11月
以立秋(约8月7/8日)为起点,秋分(约9月22/23日)为终点,包含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节气。
-
冬季 :12月-次年2月
以立冬(约11月7/8日)为起点,冬至(约12月21/22日)为终点,包含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节气。
二、农历月份划分(民间习惯)
-
春季 :正月初一至三月
以农历新年(春节)为起点,包含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节气。
-
夏季 :四月初至六月
包含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节气。
-
秋季 :七月至九月
包含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节气。
-
冬季 :十月至腊月(农历十二月)
包含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节气。
三、其他划分方法
-
天文划分法
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起点,依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
-
候温划分法
-
冬季 :连续5天平均气温≤10℃
-
夏季 :连续5天平均气温≥22℃
-
春秋两季 :介于10℃-22℃之间。
-
四、南北半球季节差异
-
北半球 :3-5月春季,6-8月夏季,9-11月秋季,12-次年2月冬季
-
南半球 :季节与北半球相反,例如澳大利亚此时为夏季
总结
-
科学划分 :以节气(如立春、夏至)和候温为依据,适用于气候研究
-
日常使用 :公历月份划分(3-5月春季等)更符合国际惯例
-
文化传统 :农历月份划分仍被广泛用于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