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名册是用人单位依法制作的记录劳动者基本信息及劳动关系运行情况的书面材料,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管理作用。以下是具体解析:
-
定义与作用
职工名册用于记录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户籍地址等)及用工形式(全日制/非全日制/劳务派遣等),是规范用工、明确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同时为劳动争议中的举证提供预设依据。
-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必须建立职工名册备查。该条款明确了建立名册的法定义务,未建立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
核心内容
包括以下五类信息:
-
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户籍及现住址;
-
用工形式 :全日制/非全日制/劳务派遣等;
-
用工时间 :劳动关系建立的时间;
-
劳动合同期限 :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工作为期限。
-
-
管理要求
名册需由劳动者确认签名,确保信息真实性。用人单位应定期更新,以保障信息准确性和法律效力。
-
法律风险
未建立职工名册可能导致:
-
人力社保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
在劳动争议中承担不利举证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