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土木工程毕业论文答辩中常见的问题及答案整理,供参考:
一、结构设计类问题
-
框架结构承重体系分类及优缺点
-
横向框架承重 :横向框架较少,抗侧移刚度较高,但主梁截面大,层高增加。
-
纵向框架承重 :适用于大空间建筑,净空高度大,但横向刚度不足。
-
纵横向混合承重 :受力均匀,整体性能**,但施工复杂度较高。
-
-
柱网尺寸确定原则
- 间距不宜小于3.6m,不宜大于6.0m,跨度根据使用功能选择2.4m、2.7m等。
-
风荷载计算要素
- 需考虑建筑高度、体型系数、地区风速等,分为整体风荷载(整体承担)和局部风荷载(局部承担)。
二、结构分析类问题
-
分层法应用条件
- 梁上荷载仅作用于梁及上下层柱,竖向位移可忽略。
-
抗震设计调整原则
- 总框架剪力需控制在0.2~0.4V₀之间,通过调整结构刚度实现。
-
弯矩分配法步骤
- 初始分配:按梁截面特性分配弯矩;迭代调整:考虑连梁影响修正弯矩。
三、施工与材料类问题
-
基础设计要点
- 需明确基础类型(如条形基础、筏板基础)、承载力计算及施工工艺。
-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设计
- 预防少筋梁(钢筋不足):保证受拉区配筋率≥0.2;预防超筋梁(钢筋过量):满足P > pₘin。
-
勒脚与防潮层设计
- 勒脚高度≥500mm,防止渗漏;防潮层采用油毡、防水砂浆等,阻断地下水。
四、设计规范与计算方法
-
荷载组合计算
-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需考虑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及风荷载等组合。
-
结构总说明要求
- 包含结构类型、材料等级、配筋构造等关键信息,需与图纸一致。
-
抗震设防目标
- 采用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确保结构满足6度设防要求。
建议 :答辩时需结合具体设计案例,图文并茂地展示计算过程与设计思路,注意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若遇到不确定问题,可先说明分析思路,再逐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