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审、二审都胜诉后仍向高院申诉,案件将进入审判监督程序,高院会依法审查申诉材料,决定是否启动再审。关键点在于:申诉不停止原判决执行、高院审查标准严格、再审改判率较低。
-
申诉的法律性质
申诉属于审判监督程序,不同于上诉。即使原审胜诉,当事人或检察院仍可因认为判决有误向高院申诉,但需提交新证据或证明原判存在法律适用错误等法定事由。 -
高院的审查流程
高院收到申诉材料后,会组成合议庭审查。若认为申诉理由不成立(如证据不足或程序合法),将驳回申诉;若发现原判确有错误,可能裁定再审或提审,但启动再审的门槛较高。 -
原判决的执行效力
申诉期间,原生效判决(如二审胜诉结果)仍需执行,除非高院裁定中止。申诉成功前,败诉方仍需履行义务,如赔偿或行为纠正。 -
再审的可能结果
即使高院决定再审,改判概率仍较低。再审可能维持原判、部分改判或发回重审,具体取决于新证据或法律争议的突破性。 -
申诉的实务建议
申诉前需评估胜诉基础的稳固性,重点聚焦程序违法或事实认定硬伤。若无实质性新证据,申诉可能徒增诉讼成本,需谨慎权衡。
高院申诉是法律赋予的救济途径,但属于“例外程序”,成功需满足严苛条件。当事人应结合案件实际,理性选择是否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