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的划分以时间为轴,涵盖四个核心阶段——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与新世纪文学,每个阶段均体现时代特色与文学转型的关键节点,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初期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影响,文学服务于政治与工农兵群体,至50年代后期“现代文学”概念逐渐取代“新文学”。改革开放后,80年代文学突破“十七年文学”框架,既回归“五四”启蒙精神,又吸收现代派形式,完成未竟的现代性探索;90年代文学伴随市场经济兴起,呈现通俗文学繁荣、传统与西方融合的多元生态;新世纪文学则摆脱模仿痕迹,写作主体、文本形式与传播方式均实现自主性创新。
新时期文学的核心任务是批判“文革”,回归现实主义传统;80年代文学通过反思历史(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确立启蒙立场,并以先锋派实验冲击固有叙事模式;90年代文学市场逻辑凸显,网络文学萌芽,都市文学崛起;新世纪以来,全球化语境下写作风格自由多元,现实题材与类型文学并存。当代文学始终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的互动中完成自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