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是研究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文学成就的学科,其发展脉络可概括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上古至先秦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
-
文学成就 :形成神话传说、诗歌、散文三大源头。
-
神话传说 :如《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记录自然现象与人类起源(《山海经》《淮南子》)。
-
诗歌 :《诗经》(最早诗歌总集,含“风”“雅”“颂”)。
-
散文 :《尚书》(历史散文)、《论语》(语录体散文)。
-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
文学成就 :辞赋与史传文学兴盛。
-
辞赋 :司马相如《子虚赋》。
-
史传文学 :司马迁《史记》(纪传体通史)。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
文学成就 :诗歌与散文多样化。
-
诗歌 :建安风骨(曹操、曹丕等)、田园诗派(陶渊明)。
-
散文 :《文心雕龙》(文学理论)。
-
四、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
文学成就 :诗歌达到鼎盛。
- 代表作家 :李白(“诗仙”)、杜甫(“诗圣”)。
五、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912年)
-
文学成就 :词、曲、小说繁荣。
-
宋词 :婉约派(李清照)、豪放派(苏轼)。
-
元曲 :关汉卿《窦娥冤》。
-
明清小说 :《红楼梦》《西游记》。
-
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以诗歌为核心,从上古神话到明清小说,形成多元一体、内涵丰富的文学传统,其发展与中华文明进程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