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和个体工商户在法律定义和实际经营中基本一致,属于同一经济组织形式的不同表述。具体区别如下:
-
法律定义与本质
两者均指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依法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经济实体,均需遵守《个体工商户条例》并承担民事责任。法律上,个体工商户是正式术语,而“个体户”为日常简称,二者在权利义务上无本质差异。
-
经营资格与登记要求
都需通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合法经营。经营范围以登记为准,且均需依法纳税。
-
字号与名称权
个体工商户可依法申请注册字号,用于经营活动中的名称标识,享有名称权。
-
与个体经营户的区别
若存在“个体经营户”这一表述,其通常指一人或家庭经营,可能允许少量帮手(最多不超过5人),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范围更广泛,且需满足固定场所、从业人员等条件。
总结 :日常使用中二者可互换,法律层面均指向同一概念,核心区别在于术语规范性与登记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