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逮捕名单公示是当地公安机关依法公开涉黑涉恶或职务犯罪案件嫌疑人信息的执法行为,旨在保障公众知情权并鼓励群众举报。 其核心价值在于透明执法、震慑犯罪、强化社会监督,近年典型案例包括詹建虎恶势力集团案、张义海职务犯罪案等,均通过官方渠道公布嫌疑人身份及涉案细节。
-
法律依据与程序规范
逮捕名单公示严格遵循《刑事诉讼法》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要求,通常在案件侦查阶段或逮捕决定后发布。例如阿拉善盟公安局2019年通报詹建虎等7人涉恶团伙时,同步公开绰号、涉案罪名及举报方式,确保程序合法性与信息准确性。 -
内容要素与公开渠道
公示内容需包含嫌疑人全名、别名、涉案罪名及办案机关联系方式,如阿拉善左旗公安局2021年对非法吸储案袁某峰、刘某枝的通报。官方微信、政务平台及12309检察网是主要发布渠道,兼顾传播广度与权威性。 -
社会效益与公众参与
公示通过有奖举报机制激发群众监督,如阿拉善盟扫黑办提供电话、邮箱等多途径举报方式。2021年王海文案中,检方指定管辖并公开逮捕决定,体现司法透明对公职人员犯罪的震慑作用。 -
风险提示与隐私保护
需平衡公众知情权与隐私权,避免公示未定罪人员的敏感信息。何军案等职务犯罪通报仅披露必要涉案信息,不渲染细节,符合法律对嫌疑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要求。
及时关注阿拉善盟公安局或检察院官方平台获取最新公示信息,举报时需提供具体线索并配合保密要求。公众应理性看待公示内容,避免传播未经核实的猜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