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是中国唯一省市同名的城市,其名称源自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的城池”,因松花江穿城而过得名。历史上曾称“船厂”,是明清时期北方重要造船基地,也是满族发祥地之一,建城史可追溯至2200年前的夫余王国,清代成为东北政治军事中心。
-
名称由来:吉林市名有两种说法,一是因古时森林野鸡众多谐音“鸡林”演变为“吉林”;二是明初辽东都指挥使刘清在此造船得名“船厂”,清康熙年间建城称“吉林乌拉”,后简称“吉林”。满语中“吉林乌拉”直译为“沿江的城市”,康熙帝东巡时以“江城”赞誉,故别名“江城”。
-
历史沿革:
- 先秦至汉晋:16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西汉属夫余王国故都,东汉设上殷台县,高句丽时期筑龙潭山城作为北方军事重镇。
- 隋唐至明清:唐属渤海国涑州,辽金为女真族活动地,明朝成为造船与军事枢纽。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正式建城,宁古塔将军移驻后升为吉林省治,雅克萨战役中吉林水师功不可没。
-
地理与文化:地处长白山向松嫩平原过渡带,松花江滋养了“雾凇奇观”与冰雪文化,工业史上以“一五”时期石化、冶金闻名,京剧科班喜连成社与陨石博物馆等彰显多元文脉。
作为东北工业摇篮与生态名城,吉林市融合了满族 heritage、江河文明与现代化发展,堪称松花江畔的历史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