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核心算法,用于将时间(年、月、日、时)转换为对应的天干、地支及五行属性,其核心逻辑基于“天干循环”与“地支周期”的数学规律,结合五行相生相克理论。
-
天干地支基础对应关系
天干共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12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者按固定顺序组合成60组干支(如甲子、乙丑……癸亥),称为“六十甲子”。五行(金、木、水、火、土)通过天干地支的阴阳属性分配,例如:甲乙属木,丙丁属火,子亥属水等。 -
年份干支的计算方法
公历年份换算为干支年需按以下步骤:- 天干:年份尾数对应天干序数(如尾数4为甲,5为乙……3为癸),公式为
(年份 - 4) % 10
。 - 地支:年份数对应地支序数(如余数0为子,1为丑……11为亥),公式为
(年份 - 4) % 12
。
例如2025年:天干为(2025-4)%10=1→乙
,地支为(2025-4)%12=5→巳
,组合为“乙巳年”。
- 天干:年份尾数对应天干序数(如尾数4为甲,5为乙……3为癸),公式为
-
五行属性的推导规则
五行通过天干地支的阴阳划分进一步关联:- 天干五行: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
- 地支五行: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亥子水、辰戌丑未土。
干支组合后,五行以地支为主,天干为辅,例如“乙巳”中巳属火,则五行以火为主导。
-
应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该算法广泛用于八字命理、择吉、风水等领域,但需注意:- 不同流派对地支藏干(如丑含己、癸、辛)的解读可能影响五行权重;
- 农历与公历转换需结合节气,避免单纯按日期计算误差。
掌握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算法,不仅能理解传统文化的时间观,还能为命理分析提供基础框架。实际应用中建议结合专业工具或古籍验证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