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提出者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将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下放给地方。
-
法律确立者
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九年教育。
-
历史背景
- 德国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发源地,但中国是首个将这一制度以法律形式确立的国家。
9年义务教育谁提出的
相关推荐
中国义务教育是谁先提出的
中国义务教育的先驱可归纳为以下两位: 孔子(春秋时期) 孔子是最早提出“有教无类”理念的教育家,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使更多平民有机会接受基础教育。这一理念虽未在官学中全面推广,但为后世义务教育的思想基础奠定了基石。 清末官员(1902年) 在《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中,清政府首次将“义务教育”作为国家政策提出,规定儿童自6岁起接受7年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的漏网之鱼后几句
素质教育的“漏网之鱼”暴露了教育体系中行为规范、责任意识与公共道德的缺失,其核心问题在于家庭与学校教育的脱节、社会评价体系的单一化,以及部分群体对“快乐教育”的曲解。 行为失范的典型案例 从大巴车恶作剧到公共场合喧哗,部分孩子因缺乏对行为后果的认知成为“漏网之鱼”。例如,小学生贴“绑架”纸条取乐、自习室大声喧哗等行为,反映安全教育与公共道德教育的不足。家长若纵容或忽视纠正
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什么意思
“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简称“九漏鱼”)是网络流行语,指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或缺乏基本文化常识的人群,尤其用于嘲讽明星、网红等公众人物因常识性错误暴露文化素养不足的现象 。这一词汇折射出公众对教育普及的重视,以及对高收入群体知识水平的审视。 关键要点解析 定义与来源 “九漏鱼”是“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的缩写,源于中国1986年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政策。该政策确保适龄儿童接受小学至初中教育
义务教育漏网之鱼顺口溜
关于“义务教育漏网之鱼”的顺口溜,综合网络语境中的常见用法,整理如下: 一、基础顺口溜版本 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文化程度有点“鱼”。 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提笔忘字最典型。 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娱乐行业常被调侃。 二、扩展趣味版本 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连诗词用典都“鱼”通。 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社交牛B证都拿不到。 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
一教一辅为什么学校要收费
教辅材料成本 关于“一教一辅”收费问题,结合相关政策和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说明: 一、收费的合理性依据 政策规范与成本覆盖 根据《江苏省幼儿园收费暂行办法》及教育部门规定,教辅材料费属于代收费项目,需经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审定,且应遵循学生自愿、公示原则。教辅材料(如练习册、实验器材等)的采购成本需通过收费覆盖,且部分教辅由新华书店统一代购。 教学资源补充功能 教辅资料与教科书互补
九年义务教育改十二年教育了吗
目前,九年义务教育尚未改为十二年义务教育。教育部明确表示,当前我国坚持九年义务教育不变,相关改革仍在讨论和论证中,并未进入实施阶段。 改革背景 近年来,社会上有许多声音呼吁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以减轻家庭教育负担、缓解中考压力,并提高国民整体受教育水平。部分学者和人大代表也提出,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有助于提升教育公平性和国民素质。 改革现状 尽管呼声较高,但教育部多次表态
义务教育哪一年开始不要学费了
我国义务教育开始免学费的时间可总结如下: 法律实施时间 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从同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义务教育免费制度。 全面免费时间 2008年9月1日,我国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全面免费,涵盖学费、杂费及课本费,标志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彻底取消。 政策发展背景 1986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
双流区义务教育免费政策
双流区义务教育免费政策 旨在为当地学生提供更公平的教育机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该政策的主要亮点包括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以及提供免费午餐 ,从而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以下是关于该政策的详细解读: 1.免除学杂费:双流区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直接减轻了家庭的教育支出压力,使得更多孩子能够顺利入学,不再因经济原因而辍学
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可以退学吗
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原则上不允许退学,但特殊情况下(如严重疾病、家庭搬迁等)可申请,无正当理由退学将面临批评教育或法律处罚。 法律强制性 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必须完成的强制性教育阶段,学生和家长均无权单方面决定退学。学校不得开除或劝退学生,仅能通过批评教育纠正违规行为。 特殊情况的处理 若因身体疾病、家庭搬迁等客观原因无法继续学业
义务教育不收学费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除学杂费的政策始于2006年,关键节点包括:2006年西部农村先行试点、2007年全国农村推广、2008年城市义务教育全面免费,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政策启动阶段(2006年) 2006年春季学期起,国家率先对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覆盖12个西部省份
九年义务教育为什么是免费的
九年义务教育之所以免费,是为了保障每个孩子平等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进步。 这一政策的核心在于国家财政承担主要教育经费 ,通过法律强制实施 ,并惠及所有适龄儿童 ,从而减少因贫失学现象 ,提升国民整体素质 。 国家财政支持 义务教育免费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将教育视为公共事业,通过财政拨款覆盖学校建设、教师工资和基础教学资源。政府通过税收等收入来源
义务教育免费为什么还要交学费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明确规定免除学费,但实际存在部分费用需家长承担,主要原因如下: 学费已全面免除 根据《义务教育法》,国家明确要求免除学费、杂费(含教科书费、作业本费等),这是义务教育的核心保障。 非核心服务性收费 学校提供的校服、午餐、课后托管等并非教育核心内容,属于“配菜式服务”,需家长自愿付费。 地区财政差异导致标准不一 经济发达地区可能将牛奶、点心等纳入免费范围,而欠发达地区仅保障基础餐食
公办小学学费一年大约多少钱
公办小学学费一年大约多少钱? 答案:公办小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全免。 详细解释 学费全免 :根据国家规定,公办小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需缴纳学费。 其他费用 :虽然学费全免,但学校可能会收取一些其他费用,如: 课本费 :用于购买学生所需的教材。 作业本费 :用于购买学生所需的作业本。 校服费 :用于购买学生所需的校服。 伙食费 :用于学生在学校就餐的费用。 课外教育活动费
九年义务教育城市户口可以享受吗
根据现行政策,城市户口可以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具体如下: 政策依据 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所有适龄儿童(6-15岁)均享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与户籍类型无关。 享受方式 户籍地就近入学 :城市户口需在户籍所在地参与学区派位,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跨区迁移 :若需跨区就读,需按新户籍地划片入学,部分城市要求提供房产证明(如学区房)。 特殊群体保障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可凭父母一方城市户口
九年义务教育之前是什么
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实施前,中国基础教育经历了从扫盲运动到五年制小学教育的演变过程, 其中1950年代的初等教育普及 和1986年《义务教育法 》颁布前的学制探索 是关键过渡阶段。这一变革背后,既有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驱动,也体现了教育公平理念的逐步深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文盲率高达80%以上,基础教育资源极度匮乏
中国义务教育之父是谁
中国义务教育之父是陶行知 ,他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为推动中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以下几点将详细阐述陶行知在中国义务教育领域的重大影响和贡献。 1.教育理念的革新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先进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而应与生活和社会紧密相连。这种理念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桎梏,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为中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奠定了理论基础
九年义务教育二免一补政策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是指国家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学杂费,免费提供国家规定课程的教科书,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生活费补助。这项政策旨在保障所有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促进教育公平。 政策具体内容 免除学杂费 国家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无论学生就读于城市还是农村,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均能享受这一政策。 免费提供教科书
九年义务教育包括高中吗
九年义务教育不包括高中。 根据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仅覆盖小学6年和初中3年,共9年。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 ,需缴纳学费且不具强制性,但国家正通过普及计划逐步提高高中教育覆盖率。 法律明确规定 :义务教育法第二条明确指出“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高中未被纳入。当前政策重心仍是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而非延长年限。 属性差异
九年义务教育能不读吗
九年义务教育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家长或监护人需依法保障其完成学业。以下是具体说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公益性事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具有强制性。 法律后果 个人层面 :无故旷课、辍学可能面临教育行政部门的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严重者可能涉及刑事责任(如家长长期不送孩子入学可能构成遗弃罪)。 家庭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