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行为,可要求退车或赔偿
二手车商故意隐瞒车况属于欺诈行为,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一、法律定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若二手车商以欺诈手段(如故意隐瞒事故、维修记录等)使消费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合同,消费者有权请求撤销合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时,消费者可要求增加赔偿,赔偿金额为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
二、**途径
-
协商解决
首先尝试与车商协商退车或赔偿,保留沟通记录作为证据。
-
投诉举报
-
拨打12315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或向当地工商部门投诉,要求调查调解。
-
工商部门可介入后责令车商整改或赔偿。
-
-
法律诉讼
-
收集证据(如购车合同、车辆检测报告、聊天记录等)后,向商家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合同、退款并赔偿损失。
-
诉讼时效为三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三、注意事项
-
证据保全 :事故车可能经过喷漆修复,需通过专业机构检测车辆历史记录。
-
合同条款 :注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但欺诈行为属于法定免责情形。
-
后续处理 :若车商涉及其他违法情形(如虚假广告),可同步向公安机关报案。
建议优先通过协商或投诉解决纠纷,若无法达成一致,及时诉讼以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