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寒假期间,全国性儿童关爱行动、青少年航空科普、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未成年人网络治理及地方特色科技活动成为最受关注的五大新闻热点。这些事件不仅覆盖教育、科技、民生等领域,更体现了社会对下一代成长的全方位关注与支持。
-
16部门联合开展寒假儿童关爱服务:全国妇联、教育部等16部门发起“把爱带回家 同心护成长”活动,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安全知识普及和特殊群体帮扶,惠及全国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例如青岛、张家界等地组织“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提供托管服务和心理关怀。
-
“雏鹰启航”计划点燃青少年航空梦:中国航空学会在北京、成都、西安等地开展航空主题实践活动,143名青少年参与飞行体验与答辩考核。活动通过模拟飞行、航模制作等实践环节,激发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
-
教育部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针对2025届毕业生推出的“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精准推送岗位信息,联合企业提供线上招聘渠道。山东等地同步开展“高校学子看家乡”活动,引导人才返乡就业创业。
-
抖音专项治理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平台重点打击“儿童邪典动画”、低俗内容及诱导危险行为,通过AI审核与人工巡查结合,清理违规视频超10万条,并上线青少年模式强化内容过滤。
-
地方科技馆创新科普形式:曲靖市科技馆举办“寒假科学探索营”,30名营员参与5天沉浸式实验;大连理工大学团队在科技馆开展化学公益科普,通过“火焰掌”等互动实验吸引上千名儿童参与。
寒假新闻反映出社会资源正向教育公平、科技启蒙和网络安全等关键领域倾斜。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可关注后续政策落地,将公共服务的“温度”转化为孩子成长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