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业资本百亿虚假债权案的幕后推手:李仕林
在华业资本的百亿虚假债权案中,涉案金额高达上百亿元,而这些虚假债权的源头都指向了一家名为“恒韵医药”的公司,其实际控制人李仕林正是华业资本的第二大股东。
李仕林与恒韵医药的关系
- 恒韵医药的实际控制人:李仕林通过其控制的多家公司,实际控制着恒韵医药,而恒韵医药是华业资本的债权供应商。
- 债权转让:恒韵医药将其与三甲医院的债权或从医院小供应商处购买的债权,以一定折扣转让给华业资本,部分债权最终形成金融产品。
华业资本的债权收购业务
- 应收账款供应链金融业务:华业资本通过子公司与金融机构合作成立金融产品,用于收购三甲医院应收账款债权,也被称为“应收账款供应链金融业务”。
- 债权收购模式:华业资本以一定折扣提前支付三甲医院采购供应商药品、设备、耗材而产生的账款,三甲医院于到期日按应收账款原值归还资金,华业资本以此获取差额收益。
虚假债权案的爆发
- 债权逾期:2018年7月~9月,华业资本有3笔到期的应收账款出现部分逾期,总金额约8.8亿元,债权无法按期回款。
- 调查结果:华业资本成立的债务追偿小组在走访相关三甲医院债务人时被告知,恒韵医药与华业资本及其子公司签署的《债权转让协议》等文件中的债务并不真实,文件上的公章也是伪造的。
案件影响与后续
- 公司困境:华业资本因这起诈骗事件受到巨额损失,陷入经营和资金流动性困难,至今仍未扭转债务违约、业绩亏损的困境。
- 高管受罚:华业资本的16名前任高管因信批违规等行为受到***的处罚。
- 警方介入:李仕林因涉嫌伪造公章及涉嫌欺诈在北京、重庆两地被警方立案侦查。
结语
华业资本的百亿虚假债权案是一起由公司第二大股东李仕林主导的金融欺诈案件,给华业资本及其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此案也暴露了华业资本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以及外部审计等方面的严重漏洞。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应充分了解投资标的的真实情况,避免盲目跟风,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