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事件的预期成果撰写需遵循清晰、可衡量、与目标紧密关联的原则,突出实际价值并符合SMART模型。
-
明确核心目标与用户需求
预期成果应直接呼应事件的初衷,如营销活动需标明转化率、品牌活动需量化参与人次。需结合用户痛点,如“提升新用户注册量50%”比“增加用户量”更具说服力。 -
运用SMART模型设定指标
- Specific(具体):明确关键结果,如“举办3场线下沙龙覆盖200家企业”;
- Measurable(可衡量):用数值定义成果,如“提升网站流量30%”;
- Achievable(可实现):基于资源合理规划,避免过度夸大;
- Relevant(相关性):与长期战略一致,如企业数字化升级需关联数据能力提升;
- Time-bound(时限):设置截止日期,如“Q3末完成客户留存率优化”。
-
聚焦差异化价值
强调对目标受众的独特影响,如“通过课程帮助70%学员通过行业认证考试”,而非泛谈“提高学习效果”。 -
分解阶段性成果
将长期目标拆分为短期里程碑,如“季度内完成5次用户调研”或“6月上线新功能测试版”,便于跟踪调整。 -
规避常见误区
避免使用模糊词汇(“显著改善”),删除与核心目标无关的冗余内容,确保成果能通过客观数据验证。
优质预期成果需以结果为导向,通过数据支撑可信度,同时传递对目标群体的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