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户不完全等同于建档立卡户,但两者存在交叉关系。监测户包含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即脱贫不稳定户),也包括未建档立卡但存在致贫风险的一般农户(如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核心区别在于:建档立卡户是已确认的贫困对象,而监测户是动态监测中可能存在风险的人群。
-
建档立卡户的界定
建档立卡户是经严格程序认定的贫困家庭,以农村户籍为主,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且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系统统一管理。其识别标准包括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硬性指标,具有明确的政策帮扶档案。 -
监测户的分类与范围
监测户分为三类:- 脱贫不稳定户:已脱贫的建档立卡户,因收入不稳定或风险未消除需持续监测;
- 边缘易致贫户:未建档立卡但收入接近贫困线的一般农户;
- 突发严重困难户:因灾、病、意外等突发情况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无论是否曾建档立卡。
-
动态管理与政策差异
建档立卡户享受脱贫攻坚期特定政策,而监测户适用过渡期防返贫机制,如优先帮扶、临时救助等。监测对象无规模限制,实行“应纳尽纳”,且需通过入户核查、民主评议等程序动态调整。
总结:监测户与建档立卡户既有重叠又有差异,前者更侧重风险预警,后者聚焦历史贫困记录。理解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精准落实帮扶政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