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申请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主要考察共同生活家庭成员的人均收入是否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关键点包括:共同生活成员核算、收入计算方式、动态审核机制,个人单独申请通常不符合政策要求。
-
家庭共同生活成员界定
包括配偶、未成年子女、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如在校学生或残疾子女),以及共同居住并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关系的其他成员。户籍不在同一处但实际共同生活的直系亲属也需纳入核算范围。 -
收入计算与财产核查
家庭收入含工资、经营所得、财产性收入等所有现金及实物收入,需扣除刚性支出(医疗、教育等)。同时核查房产、车辆、存款等财产状况,部分地区设定"五有人员"排除条款(如名下有商品房、高档消费品等)。 -
动态管理与特殊情况
低保资格实行季度或年度复核,家庭收入变化需主动申报。对重病重残等"单人保"特殊情形,部分地区允许个人单独申请,但需满足无赡养抚养人且财产符合限定条件。
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可向户籍地乡镇(街道)提交户口本、收入证明等材料,通过民主评议、公示等程序后按月发放补助金。建议咨询当地民政部门获取最新认定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