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
边缘户 不属于 传统意义上的贫困户,但属于贫困边缘群体,两者在政策待遇和认定标准上有本质区别:
一、核心定义差异
-
边缘户
指家庭人均收入略高于贫困线标准的人群,无法享受低保等专项救助,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例如,某地边缘户标准可能为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低于当地低保标准1.5倍)。
-
贫困户
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如900元/月)的人群,可享受国家专项扶贫政策,如低保、产业扶持等。
二、政策待遇差异
-
边缘户 :无法获得低保、医疗、教育等专项补贴,仅可能通过产业帮扶、就业指导等间接措施改善生活。
-
贫困户 :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医疗救助、教育补贴等直接帮扶。
三、风险监测与动态管理
-
边缘户 :通常被纳入防贫监测机制,重点关注因病、因学、因灾等刚性支出导致的返贫风险。
-
贫困户 :通过建档立卡系统进行动态管理,脱贫后可能转为监测户或正常户。
四、收入标准对比
类型 | 收入标准 | 补助政策 |
---|---|---|
边缘户 | 低于当地低保标准1.5倍(如5000元) | 无直接补贴,可能获得产业、就业支持 |
贫困户 | 低于当地低保标准(如900元) | 享受低保金、医疗救助等 |
总结
边缘户是介于贫困线与贫困线之间的脆弱群体,虽无法享受与低保户同等的政策支持,但政府会通过其他方式提供必要帮扶。其认定标准和管理机制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存在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