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是双方深化经贸合作的关键制度安排,通过优化原产地规则、扩大服务贸易开放、强化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合作等举措,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迈向更高水平。 2024年10月,3.0版升级谈判实质性完成,预计2025年签署后将进一步释放自贸红利,助力双边贸易额突破7万亿元人民币,巩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自贸区地位。
在货物贸易领域,升级议定书简化了原产地规则,对3000多种工业品实施“4位税目改变”或“区域价值百分比40%”双标准选择,涵盖化工、纺织品等优势产品。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条款的加入,使通关效率提升30%以上,榴莲、山竹等农产品实现48小时内直达消费者餐桌。服务贸易方面,中国在建筑工程、证券等领域放宽限制,东盟国家则开放教育、金融等70个分部门,允许外资控股比例最高达70%,推动双边服务贸易额年均增长超15%。
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成为3.0版核心亮点。双方建立电子支付互联互通系统,推行无纸化贸易,并设立个人信息保护与网络安全标准。绿色合作覆盖8大领域,包括共建可持续能源项目,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东盟投资设厂规模已超500亿元。供应链稳定性条款首次纳入协定,通过基础设施联通与应急机制,确保关键产品流通效率提升20%。
当前,中国与东盟日均贸易额达191亿元,每3分钟就有一艘货轮往返两地港口。随着3.0版落地,预计到2030年将新增20万个跨境就业岗位,数字经济合作规模有望突破万亿美元。这场跨越20亿人口的共同发展实践,正为全球南南合作树立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