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30年且50岁退休的人员,其养老金待遇受地区社平工资、缴费指数、个人账户余额等因素影响,每月大概能领取3000 - 6000元左右,具体数额会因地区、缴费情况等而有较大差异。
养老金待遇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部分地区存在的过渡性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计算方式为退休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部分地区也叫退休上年度全口径社平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缴费指数会因缴费档次不同而有差异,比如缴费档次为150%和190%时,最终计算出的基础养老金会有不同结果。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个人账户的余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个月),个人账户储存额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多,而个人账户储存额又与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紧密相关。过渡性养老金主要针对1997年前参加工作有视同缴费年限的情况,不同省份的计算方式差异较大。
不同地区、不同缴费情况的工龄30年50岁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明显。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若缴费档次较低,个人账户余额少,养老金可能只有2000多元。如在湖北仙桃,账户余额4.88万,缴费30.75年,50岁退休,养老金约1675元/月;经济发达地区,缴费档次高,个人账户余额充足,养老金能达到较高水平。像北京,若账户余额44万,养老金能有8296元/月。缴费档次方面,以海南文昌女性为例,总缴年数30年,缴费档次150%,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显示每月约领5160元;若按最低缴费基数缴费,养老金可能只有2000元左右。
总体而言,工龄30年50岁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受多种因素交织影响,会存在较大差别,难以一概而论。大家在计算自身养老金时,可借助专业养老金计算器,结合当地政策及自身缴费情况准确估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