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政策中可申请低保的十种常见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慢性肾脏疾病、精神疾病、肝病、风湿性关节炎、哮喘和脑卒中。这些疾病因治疗费用高、劳动能力丧失风险大,易导致家庭陷入经济困境,符合低保救助的核心条件。但需注意,能否获批低保的关键并非仅取决于疾病种类,而是综合评估家庭收入、财产状况及疾病对劳动能力的影响。
-
疾病与低保的关联性:上述疾病通常需长期治疗或无法治愈,如癌症的放化疗、终末期肾病的透析等,医疗支出远超普通家庭承受能力。部分地区将恶性肿瘤、尿毒症、重型精神疾病等列为“重特大疾病”,申请时可优先审核。
-
申请的核心条件:低保资格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标准为前提,同时需满足财产限制(如存款、房产等)。例如,家庭年收入扣除医疗支出后仍低于低保线,或因病致贫且财产符合规定,才可能通过审批。
-
地方政策差异:不同地区对“可办低保的疾病”定义不同。如乌海市将肺心病、红斑狼疮等纳入慢性病范围;锦州市则明确白血病、耐多药结核病等重病可直接认定。需咨询当地民政部门获取具体清单。
-
办理流程与材料:需提交诊断证明、收入证明、医疗费用清单等,通过村(社区)评议、乡镇审核、民政审批三级流程。部分地区对重病患者开通“单人户”申请通道,简化家庭经济核查。
-
常见误区澄清:并非患特定疾病自动获低保,需结合经济状况。例如,高收入家庭即使成员患癌,也可能因财产超标被拒;而低收入家庭患慢性病(如糖尿病合并症)更易获批。
提示:申请前务必核实当地政策,准备完整证明材料,并关注动态调整(如新增病种)。若初审被拒,可补充医疗负债证明或申请复核。低保政策旨在兜底民生,合理利用能有效缓解大病家庭的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