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申请和年审过程中会严格核查个人账户信息,包括银行存款、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记录,这是国家确保低保资金精准发放的核心审查手段。
-
审查范围与方式
低保审核不仅查银行存款,还会通过全国联网系统比对车辆、房产、股票等资产信息。年审阶段由国家审计署主导,利用姓名和身份证即可调取账户流水,重点核查大额转账或异常消费记录。若发现存款超过当地低保标准6-12倍(如某地月低保金1000元,家庭存款上限约1.2万元),可能取消资格。 -
电子支付账户纳入监管
支付宝、微信等电子钱包同样需申报,审核人员会查看交易记录评估经济状况。例如,频繁高额消费或大额资金流动可能被视为不符合低保条件,需提供合理说明。 -
隐瞒后果与法律责任
故意隐瞒财产(如分散存款、伪造材料)将面临低保资格取消、追回已发资金,甚至行政处罚。申请时签署的承诺书明确要求如实申报,虚假信息直接触发退出机制。 -
动态管理与隐私保护
部分地区要求低保户每季度主动申报财产变动,核查过程需依法保护隐私。若对结果有异议,可申诉并提供医疗、教育等刚性支出证明。
提示: 申请低保需全面配合审查,保留必要消费凭证,避免因账户异常影响资格。具体标准可咨询当地民政部门或查阅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