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监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财会监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结合政策文件与实践案例进行系统梳理:

一、总体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强化财会纪律,堵塞管理漏洞,提升财务规范化水平,建立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监督机制,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

二、工作重点

  1. 政策落实监督

    聚焦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重点检查预算执行、非税收入、基层“三保”等领域的财会执行情况。

  2. 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 国有企业 :开展财务会计行为专项整治,强化内部审计和风险防控。

    • 政府采购 :规范采购流程,强化内部控制和代理机构监督。

    • 资产管理 :推进国有资产清查,落实“三资”监管。

  3. 会计信息质量提升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覆盖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执业质量,推广审计报告“验证码”。

三、实施措施

  1. 组织保障

    建立党委财经工作委员会报告机制,财政部门牵头协调,形成“财政+纪检”联动监督模式。

  2. 责任分工

    • 财政部门履行主责,开展预算、资产、会计等专项监督。

    • 有关部门(如国资办、审计局)实施行业监督,强化对下属单位指导。

  3. 问题整改与问责

    建立问题台账,分类处理白条挂账等历史遗留问题,对拒不整改的采取绩效扣发、人事调整等问责措施。

四、典型案例

代化镇通过“财会+纪检”联动,针对历史白条挂账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通过培训、分类核销、纪律问责等方式,推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化。

总结 :财会监督专项整治需围绕政策落实、重点领域、信息质量展开,通过组织协调、责任落实和问题整改,形成全方位监督体系,确保财经纪律执行到位。

本文《财会监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670569.html

相关推荐

党内四个监督是哪四种

党内四个监督是指‌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 ‌这四种监督形式,共同构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监督体系。 ‌党内监督 ‌:这是最核心的监督方式,主要通过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巡视巡察、民主生活会等方式,确保党员干部遵守**党规,防止权力滥用。 ‌民主监督 ‌:通过各级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广泛听取意见,确保决策科学民主,防止“一言堂”。 ‌法律监督 ‌

2025-05-07 会计考试

监督的方式方法6种

​​有效的监督方式方法主要包括6种:实时监控、定期审核、自动化工具、第三方评估、用户反馈机制和绩效指标分析。​ ​这些方法能系统化保障工作质量,提升透明度与可信度,尤其符合Google EEAT标准中对专业性、权威性和可信度的要求。 ​​实时监控​ ​ 通过技术工具持续跟踪关键数据与行为,例如网站流量异常或内容更新状态,确保问题即时发现并干预。适用于高风险领域如金融或健康类内容

2025-05-07 会计考试

监督的六种方式

】监督的六种方式主要包括信息公开、党纪国法、监督举报、审查调查、通报曝光和巡视巡察。这些方式在规范权力运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提升治理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是保障公众知情权的重要手段,通过发布政府工作动态、政策法规和重大事项,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升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党纪国法 党纪国法是监督的基础,通过明确法律法规和纪律要求,规范公职人员的行为

2025-05-07 会计考试

监督是指各种监督主体

监督是指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活动所进行的监察、督察活动以及对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的纠正活动。具体说明如下: 核心定义 监督涵盖三个主要方面: 监察与督察 :对公权力行使的日常监督; 纠正滥用行为 :针对公权力被私用的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 监督主体 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如人大)、司法机关(如法院、检察院)、行政机关(如监察委)、审计机关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四种监督方式是哪四种

关于“四种监督方式”的具体内容,需结合不同领域的监督体系进行区分: 一、党内监督的四种方式(纪律监督体系) 根据《中国***党内监督条例》,党内监督的四种基本方式包括: 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通过党内组织生活,实现“红红脸、出出汗”的常态化监督。 约谈函询 党组织对党员干部进行提醒谈话或书面询问,了解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 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 对违纪行为采取轻度处分或调整岗位,形成日常管理机制

2025-05-07 会计考试

依监督的主体划分行政监督

五类 依监督主体划分,行政监督可分为以下五类: 政党监督 指中国***和民主党派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具有政治引领和方向把控作用。 权力机关监督 由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通过立法和执法检查实现权力制约。 司法机关监督 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通过司法审查和法律监督保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社会监督 涵盖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及公民对行政机关的舆论监督、投诉举报等

2025-05-07 会计考试

监督主体有几种

监督主体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行政监督主体、司法监督主体和社会监督主体。 1. 行政监督主体 行政监督主体是指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国家机关。它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上级行政机关 :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 监察机关 :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监督。 审计机关 :对行政机关的财政收支和财务活动进行监督。 2. 司法监督主体

2025-05-07 会计考试

党内监督主体有哪6种

党内监督的6种主体包括​​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这一体系以责任明确、覆盖全面为特点,确保权力运行受到有效制约。 ​​党中央统一领导​ ​: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全面领导党内监督工作,通过听取工作报告、部署巡视任务等方式发挥示范作用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主体

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主体主要包括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税务部门、人民银行和证券监管机构等,它们依法对会计信息质量、财务合规性及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监管,确保经济秩序稳定。 财政部门 作为核心监督主体,负责制定会计制度与准则,检查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真实性,并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审计机关 通过专项审计或例行检查,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国有资产管理及公共资金使用情况,强化财政纪律。 税务部门

2025-05-07 会计考试

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主导

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的核心是 单位内部监督 ,其作为基础和主导作用贯穿整个体系。以下是具体分析: 核心地位 单位内部监督是会计监督体系的基石,由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执行,负责审查经济活动及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和合理性,确保企业运营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体系构成 该体系包含三个层次: 单位内部监督 :基础与主导,通过日常审计、财务控制等实现自我约束; 政府监督 :宏观管理,由财政

2025-05-07 会计考试

学校财会监督实施方案

学校财会监督实施方案需围绕制度体系、监督主体、执行机制及保障措施展开,具体如下: 一、总则与制度体系 领导保障 :明确党委对财会监督工作的领导责任,建立定期汇报机制,将监督工作纳入全面从严治党考核。 制度框架 :制定涵盖财务公开、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等核心制度的监督方案,确保依法依规开展监督。 二、监督主体与职责 内部监督 财务部门(如财务处)负责日常业务检查与指导,建立分级监督机制,明确经办

2025-05-07 会计考试

市级财会监督实施方案

​​市级财会监督实施方案是地方政府为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政管理而制定的系统性监管框架,其核心在于构建“财政部门主责监督、部门依责监督、单位内部监督、中介机构执业监督、行业协会自律监督”五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并通过信息化手段与协同机制提升监管效能。​ ​ ​​监督体系全覆盖​ ​ 财政部门牵头预算编制、执行、绩效等全流程监督,重点监控地方政府债务、基层“三保”等风险领域;各单位需建立内控机制

2025-05-07 会计考试

财会监督专项行动自查自纠报告

财会监督专项行动自查自纠报告是单位或机构为规范财务管理、强化内部监督,通过系统排查会计核算、预算执行、内部控制等环节,确保财务活动合法合规的总结性文件,其核心在于 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提升管理效能**。** 自查内容与重点 围绕政府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等关键领域展开,重点核查账务处理规范性(如原始凭证审核、账簿登记)、资金使用合规性(如专款专用、非税收入上缴)

2025-05-07 会计考试

财会监督细化方案

财会监督细化方案需围绕组织体系、监督机制、重点领域及保障措施展开,以下是综合权威信息的核心要点: 一、组织体系与监督机制 构建“大监督”体系 财政部门履行主责,牵头监督财政、财务、会计法规执行及预算管理。 有关部门(如审计、税务、金融监管等)依法实施部门监督,强化行业监管。 单位落实内部监督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完善协同联动机制 加强省、市、县三级纵向联动

2025-05-07 会计考试

财会监督检查工作方案

关于财会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的制定,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工作目标 确保财务信息质量 通过检查财务报表真实性、合规性,保障财务数据准确反映经济业务及财务状况,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防范财务风险 重点关注高风险领域(如预算执行、资金管理、会计核算等),及时发现并化解潜在风险,维护财经纪律。 提升管理效能 通过监督检查发现管理漏洞,推动内控体系优化,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 二

2025-05-07 会计考试

财会监督指的是什么意思啊

财会监督是指依法依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的财政、财务、会计活动实施的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监督对象 财会监督覆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确保其财政、财务、会计活动的合规性。 2. 监督内容 财会监督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财政监督、财务监督和会计监督,还涵盖了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透明度和效益性的全面监督。 3. 监督依据

2025-05-07 会计考试

财会监督的定义

​​财会监督是依法依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及个人的财政、财务、会计活动实施的综合性监督​ ​,其核心在于​​保障财经纪律刚性约束、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并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基础性支撑作用。 ​​监督对象与范围​ ​ 财会监督覆盖财政资金运行全流程,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宏观层面,以及单位内部财务核算、会计行为等微观领域

2025-05-07 会计考试

财会监督怎么念

财会监督的念法: "财会监督"是由四个字组成的词组。它的正确念法是 "cái kuài jiān dū"。 分点展开论述: "财"的读音: 在"财会监督"中,"财"读作 "cái",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通常表示与金钱、财富相关的事物或概念。 "会"的读音: "会"在"财会监督"中读作 "kuài",这个读音可能与大家常见的 "huì" 有所不同。在这里,"会"字表示的是会计工作或会计行业

2025-05-07 会计考试

为什么加强财会监督

‌加强财会监督是维护经济秩序、防范财务风险、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规范会计行为、提升信息质量、强化内控机制,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市场公平竞争。 ‌ ‌规范会计行为,保障信息真实可靠 ‌ 财会监督的核心在于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通过严格的监督机制,能够减少虚假记账、财务造假等行为,为企业决策、投资者判断以及政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维护市场信心。 ‌防范财务风险

2025-05-07 会计考试

财会监督和会计监督的区别

范围不同,性质不同 财会监督与会计监督是财务领域中两个相关但有所区别的概念,具体差异如下: 一、监督范围不同 会计监督 侧重于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包括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预算执行情况。其监督范围局限于单位内部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人员共同参与的会计控制过程。 财会监督 覆盖范围更广,包括财政监督、财务监督和会计监督的有机融合。财政监督由政府财政部门实施

2025-05-07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