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财会监督实施方案需围绕制度体系、监督主体、执行机制及保障措施展开,具体如下:
一、总则与制度体系
-
领导保障 :明确党委对财会监督工作的领导责任,建立定期汇报机制,将监督工作纳入全面从严治党考核。
-
制度框架 :制定涵盖财务公开、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等核心制度的监督方案,确保依法依规开展监督。
二、监督主体与职责
-
内部监督
-
财务部门(如财务处)负责日常业务检查与指导,建立分级监督机制,明确经办、审核、验收等岗位的职责分离。
-
设立民主理财小组,代表师生监督重大收支和财务公开。
-
-
外部监督
-
财政部门承担主责,开展预算执行、国有资产、政府采购等专项监督。
-
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独立审计,提供年度财务报告及风险分析。
-
三、执行机制
-
监督程序
-
通过资料核查、专项审计等方式,重点检查财务凭证真实性、预算执行合规性及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
建立问题整改跟踪机制,确保监督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落实。
-
-
奖惩措施
- 对违规行为依法依规处罚,对增收节支、规范管理单位给予经费支持。
四、保障措施
-
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财务监督人才,提升监督人员业务能力。
-
信息化建设 :利用财务软件实现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提高监督效率。
通过以上措施,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财会监督体系,保障学校财务健康运行与资源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