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核心依据是法律法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及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其核心要求包括职责分离、程序规范、资产清查和内部审计。通过明确审批、执行、记录等环节的制衡机制,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防范舞弊风险。
-
法律法规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以《会计法》为核心,明确单位需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要求记账、审批、经办等职责权限分离,重大经济业务决策需相互制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如《企业会计准则》)为监督提供具体操作标准。 -
单位内部管理制度
包括预算、财务计划等文件,细化资产清查频率、内部审计程序等。例如,货币资金业务需授权审批与执行岗位分离,实物资产定期盘点确保账实相符。 -
监督执行与纠错机制
会计人员有权拒绝违规事项,对账实不符问题按权限处理或上报。单位负责人需保障会计人员依法履职,不得干预正常监督。
提示:内部会计监督需动态调整,结合新技术(如电子信息系统)减少人为干预,同时强化举报机制保护检举人,形成“不敢腐、不能腐”的监督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