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打回原籍后,需尽快确认接收情况、办理报到手续,并根据就业规划选择存档或调档,避免档案成为“死档”。
-
确认档案接收状态
联系原籍地人才市场或人社局,核实档案是否已安全到达。若学校未提供物流单号,需主动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查询寄送时间及接收单位。 -
持报到证办理报到
凭学校开具的报到证(抬头一般为原籍地人才中心)完成报到,部分省市支持线上办理。逾期未报到可能影响档案激活及后续工龄计算。 -
选择存档方式
- 未就业或灵活就业:委托原籍人才市场保管,需签订协议并缴纳存档费(通常每年约100-300元)。
- 入职国企/事业单位:凭单位调档函将档案转至工作单位,需确保档案密封完整。
- 私企就业:可暂存原籍,但需注意满5年未缴费可能被冻结档案。
-
补充关键材料
若档案缺失学历证书、成绩单等,需联系学校补办并加盖公章。涉职称评定或政审时,缺少材料可能影响流程。 -
后续调档与合并
跨省就业或升学时,需新单位/学校开具调档函,通过机要通信转递。若有多份档案(如工作后考研),需申请合并存档。
提示:档案涉及工龄、社保、职称等核心权益,建议每年核查一次存档状态,避免因疏忽导致“死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