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银行员工存在忽悠行为导致购买基金,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核心处理步骤
-
保留关键证据
- 收集与银行员工的沟通记录(聊天记录、录音)、交易凭证(转账记录、合同)、虚假宣传材料等,作为后续**的核心依据。
-
内部投诉与协商
- 首先向银行的上级管理部门或专门投诉渠道反映情况,要求调查处理。若银行未能妥善解决,可向银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投诉。
-
法律途径**
-
民事诉讼 :若损失金额较大且银行拒绝赔偿,可依据《民法典》规定,以欺诈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合同并赔偿损失。
-
刑事报案 :若涉及诈骗行为(如非法获取资金、虚构事实等),可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司法机关追究银行员工刑事责任。
-
二、注意事项
-
避免自行追讨 :切勿通过非正规渠道追讨,以免影响证据效力或陷入二次诈骗。
-
及时止损 :若基金出现重大亏损,可考虑通过合法途径止损(如转换或清仓),但需注意操作合规性。
-
加强风险意识 :未来投资时需仔细评估风险承受能力,关注产品信息,避免盲目跟风。
三、法律依据
-
《民法典》 :规定受欺诈方可请求撤销合同并赔偿损失。
-
《刑法》 :诈骗行为将面临刑事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