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的四个阶段是贯穿人生周期的系统性规划,核心在于根据收入、风险承受能力和目标动态调整策略,实现财富的创造、积累、保全与传承。
-
财富创造期(20-35岁)
此阶段以主动收入为主,需优先建立健康保障(如医疗险、意外险)和强制储蓄习惯。高风险工具(股票、私募)占比可较高,但需控制负债比例(如房贷不超过收入30%),同时为未来子女教育等刚性支出提前储备。 -
财富积累期(35-50岁)
家庭责任加重,需平衡收支与投资。降低高风险资产比例,增加稳健类配置(如年金险、混合基金),并开辟专项教育金、养老金账户。分散投资(房产、债券、基金组合)是关键,避免单一资产波动冲击整体财富。 -
财富保全期(50-65岁)
收入逐渐转为被动型(理财收益、养老金),重点转向资产安全和现金流稳定。大幅削减风险投资,增配国债、大额存单等低波动产品,同时通过终身寿险、信托等工具防范婚姻或债务风险对财富的侵蚀。 -
财富传承期(65岁及以上)
通过保险金信托、遗嘱或赠与实现定向传承,减少税务与继承纠纷。保留10%-20%流动性资金应对医疗支出,其余资产以安全保值为主(如核心房产、固定收益类产品)。
财富管理是动态过程,需定期检视并调整策略。尽早规划、分散风险、长期主义是跨越各阶段的核心原则,避免因短期决策影响终身财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