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工作者了解翻译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增强文化认同与职业素养
翻译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翻译史,译者能更深刻理解本土文化根基,增强文化认同感。了解翻译发展脉络有助于提升职业素养,使译者在跨文化沟通中更自信、专业。
二、指导翻译实践与风格塑造
翻译史中的理论流派和文体分类(如萨瓦的“完美翻译”与“充分翻译”)为译者提供实践标准,帮助规范翻译行为。例如,文学翻译需保留原作情感,而广告翻译则需去除个人色彩。
三、促进跨文化理解与交流
翻译史展示了不同文化间的互动与融合,帮助译者把握文化差异,避免文化误译。例如,通过研究中西方翻译史,译者能更好地理解宗教、哲学等领域的特殊表达。
四、整合译学理论与流派
翻译史是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通过梳理不同时期的流派(如严复翻译的进化论、张谷若的“信、达、雅”),译者能构建更系统的理论框架,提升研究深度。
五、继承与创新翻译事业
翻译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如古代“象胥”官职的口译传统、新中国成立后“红色作品”的翻译实践。了解这些历史经验,有助于译者在新时代继承传统、创新方法,推动翻译事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