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年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标志着AI技术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以下是关于这一问题的详细解答。
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报告的年份
2017年
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一词首次出现。这一年的报告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标志着AI技术开始进入国家层面的视野。2017年是中国AI技术快速发展的起点,许多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始取得突破。
2024年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三次提到“人工智能”,更首次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这一举措表明AI技术已经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具体行动计划,显示了国家对其发展的高度重视。2024年的报告强调了AI在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反映了AI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深远影响。
人工智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推动产业升级
报告提出要深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表明AI技术不仅是科技创新的象征,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AI技术的应用,传统产业可以实现智能化转型,提升效率和竞争力。
建设数字基础设施
报告强调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这显示了国家对AI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为AI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是AI技术发展的关键,能够有效提升AI应用的性能和普及度。
促进科技创新
报告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这不仅是对AI技术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期待。通过科技创新,AI技术可以不断突破,推动各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发展现状
截至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这一数据显示了中国AI技术的迅猛发展,显示出AI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角色。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未来展望
中国信通院的《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4年)》指出,未来AI技术将重点关注强化学习等新兴技术,以增强大模型的能力。这表明AI技术将继续向通用智能的方向发展,推动各行业的智能化转型。通用智能的实现将带来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在2017年,但2024年的报告进一步提升了AI技术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具体的行动计划的“人工智能”行动。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AI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也预示着AI技术将在未来继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各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