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这一地位自1952年正式确立并延续至今。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合肥凭借居中区位、科教优势和快速发展的综合实力,成为安徽不可替代的核心城市。
-
历史沿革:合肥的省会地位历经多次变迁。1667年安徽建省后,省会曾设于南京、安庆等地;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合肥为安徽省会,1958年毛主席视察后明确支持其省会定位,终结争议。
-
地理与战略价值:合肥位于安徽几何中心,北纬32°、东经117°,“承东启西、联通南北”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区域交通枢纽和资源集散地。巢湖环抱与江淮水系进一步强化了其经济辐射力。
-
经济与科教实力:合肥是全国重要科研教育基地,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50余所高校及中科院合肥分院等190多个科研院所。2023年GDP跃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十,汽车、家电、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
-
文化底蕴:合肥有2200多年建城史,是包拯、李鸿章、杨振宁等名人的故乡,兼具“三国故地”“园林城市”等文化标签。
未来,合肥将继续发挥省会引领作用,推动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若想深入了解其历史细节或规划动向,可关注安徽省人民政府最新政策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