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算直接影响项目成本和资金回笼效率,常见问题包括高估冒算、合同漏洞、签证管理混乱及政策变动风险。针对这些问题,可通过规范流程、动态审核和强化资料管理有效优化结算质量。
主要问题与建议
-
招标与合同漏洞
招标文件不严密或合同条款模糊易引发结算争议。建议在招标阶段明确计价依据和变更处理规则,合同签订时细化工程量、计价标准及结算周期,避免后期扯皮。 -
签证与变更管理缺失
施工中变更未及时书面确认或资料丢失,导致结算依据不足。需建立动态签证台账,要求变更发生后7日内完成签批,并归档影像等佐证材料。 -
材料价格与定额套用偏差
跨期高套材料价或虚报工艺标准(如电弧焊谎报为氮电联焊)抬高结算价。建议采用造价信息平台实时核价,补充定额需附工艺说明及三方确认记录。 -
结算时效拖延
政策调整或甲方资金挪用导致付款延迟。可约定分段结算(如按工程形象进度分阶段确认80%款项),减少竣工后集中结算压力。 -
审计配合度低
双方对第三方审核结果存在争议时,建议在合同中明确审计流程和争议解决机制(如协商期不超过30天),避免久拖不决。
结语:工程结算需贯穿项目全周期管控,从招标到审计各环节提前规避风险,结合动态跟踪与标准化归档,才能实现高效、公平的结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