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常用的8种皴法主要包括以下五类,结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
披麻皴
-
特点:由参差松软的条形墨线组成,表现土质山或疏松岩石,强调浓淡干湿变化。
-
代表:董源《潇湘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
-
斧劈皴
-
特点:侧锋横扫如斧劈,适合表现坚硬岩石(如花岗岩),体现“残山剩水”的孤峭气节。
-
代表:马远《踏歌图》、李唐《万壑松风》。
-
-
雨点皴(豆瓣皴)
-
特点:密集短促的墨点,表现山石苍劲厚重,如“雨打芭蕉”的节奏感。
-
代表:范宽《溪山行旅图》。
-
-
折带皴
-
特点:横折皴擦如叠压素帛,表现太湖石的层叠节理,体现几何美与文人意境。
-
代表:倪瓒《渔庄秋霁图》。
-
-
卷云皴
-
特点:螺旋状笔势如翻腾云气,表现中原浑厚山体,蕴含“林泉高致”的哲学隐喻。
-
代表:郭熙《早春图》。
-
说明 :
-
以上皴法均来自权威资料,涵盖不同山石质感与意境表达。
-
其他皴法(如牛毛皴、乱柴皴等)虽常见,但未列入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