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城中村改造并非所有区域都必然拆迁,而是采取“留改拆”分类施策模式,优先拆除危房、违建及核心地段老房,整体拆除比例不超过20%。根据最新政策,改造范围虽从35城扩至300个地级市,但更强调综合整治与产业升级,仅结构隐患严重的预制板房、2000年前老旧小区、生态红线内建筑等5类房屋被列为****对象,其余可能通过修缮或功能提升实现更新。
分点论述核心政策要点:
-
改造范围与优先级
危房(如D级危房)、无证违建、阻碍重大工程的房屋必须拆除;2000年前建成且无法修缮的老旧小区、核心区低效用地优先改造。但历史文化街区等需保护区域以修缮为主,非拆除目标。 -
补偿标准动态升级
货币补偿按市场价上浮10%-20%,安置房实行“拆一还一”且地段可选(原址或郊区)。例如一线城市核心区补偿提高15%-25%,装修分级补偿(豪装补款更高),并新增房票、共有产权等灵活方式。 -
程序与权益保障
需80%以上住户同意方可启动,补偿款到位后才能搬迁。争议可申请第三方评估,强拆需司法审批。早签约享5%-8%奖励,拖延可能丧失优惠。
提示:若房屋未被列入上述5类重点拆除清单,大概率通过加装电梯、外立面翻新等方式改造。建议通过政府官网查询改造规划,签署协议前复核补偿细则,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