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垮塌房屋能否宅基地复垦?关键看权属合法性、房屋现状及去向安置条件。 符合条件者可复垦为耕地并获得补偿,但已倒塌房屋通常被明确排除,需结合地方政策具体研判。
-
权属合法是核心前提
申请复垦的宅基地需持有房地产权证或集体土地使用证,且无争议。若房屋已垮塌但权属清晰,部分地区允许补办手续后纳入复垦,但多数政策明确要求“主体房屋存在”作为硬性条件。 -
房屋倒塌后的特殊限制
重庆、万州等地政策直接规定“房屋垮塌的不纳入复垦”,因复垦需验收房屋拆除后的土地状态。若垮塌前已办理合法手续,可咨询当地是否允许重建后申请;若属自然灾害损毁,可能由政府组织生态修复而非复垦。 -
去向安置与“一户一宅”挂钩
即使房屋未倒塌,复垦农户也需有其他合法稳定住所,并遵守“建新拆旧”原则。新建房屋面积需从复垦补偿中扣除,确保不违反宅基地分配规定。 -
补偿标准与可行性评估
复垦补偿通常按地票交易价计算(如重庆保底价12万元/亩),但需扣除复垦成本。若垮塌房屋位于陡坡、生态保护区或城镇规划区内,即使权属合法也可能因复垦成本过高或规划冲突被排除。
提示: 垮塌房屋复垦可能性较低,建议优先向属地镇村或规划自然资源部门核实最新政策,同步考虑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其他安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