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估成本的账务处理分录主要包括暂估入库、暂估回冲和正式入账三个环节,具体操作如下:
一、暂估入库
当企业购入存货已验收入库但发票未到时,需进行暂估处理:
-
分录 :
借:原材料(暂估不含税金额)
贷:应付账款——暂估/无票(供应商名称)(暂估不含税金额)
-
注意事项 :暂估金额按不含税价格计算,不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暂估抵扣。
二、暂估回冲
-
次月初红字冲回 (若发票未到):
借:原材料(原暂估金额,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无票(供应商名称)(原暂估金额,红字)
- 此操作需在次月月初完成,避免重复暂估。
-
收到发票后正式入账 :
借:原材料(发票不含税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税额)
贷:应付账款——供应商名称(发票含税金额)
- 此时完成成本确认和增值税抵扣。
三、调整与差异处理
-
成本差异调整 :
若暂估成本高于实际成本,差额计入当期利润;若低于实际成本,差额计入当期成本或费用。
-
调增成本:借:当期利润账户 贷:暂估成本账户
-
调减成本:借:暂估成本账户 贷:当期成本或费用账户。
-
总结
暂估成本处理需严格区分暂估、回冲和正式入账三个阶段,确保账目准确。未取得发票时暂估不含税金额,发票到账后按实际金额调整,并及时处理增值税进项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