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实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km/h,超速时电机将自动切断动力输出。 这一规定基于道路交通安全和防火阻燃性能的双重考量,同时通过防篡改技术确保标准执行,消费者需选择合规产品并拒绝非法改装。
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限速要求延续了2018版标准,核心目的是降低交通事故风险。当车速超过15km/h时,车辆会触发警报;若达到25km/h,电机将停止供电,从技术上杜绝超速可能。标准明确要求蓄电池电压≤48V、电机功率≤400W、整车质量≤55kg(铅酸电池车型放宽至63kg),并需具备脚踏骑行功能(非强制安装)和3C认证。
防篡改设计是新标准的重点强化方向。通过增加电动机空载反电动势、电感值差异系数等指标,确保电机无法突破25km/h限速;同时要求控制器、电池组等关键部件具备6类防篡改功能,并落实“一车一池一充一码”管理,大幅提高改装门槛。消费者若购买改装车,可能面临车辆被认定为机动车、需持证驾驶的法律风险。
从安全性能看,限速与防火阻燃、制动性能提升形成协同效应。新标准将塑料件占比限制在整车质量的5.5%以内,并对不同材料分类规定阻燃指标,降低火灾危害;缩短制动距离至≤7m(干态)和≤9m(湿态),配合限速要求可减少60%的碰撞事故风险。部分车型还鼓励安装后视镜和北斗定位模块,进一步提升主动安全性。
消费者需注意,2025年9月1日起生产的所有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国标,此前生产的旧标车可销售至11月30日。选择车辆时应核查产品合格证标注的设计车速,拒绝解除限速等违规操作,骑行时佩戴头盔并遵守非机动车道15km/h的限速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