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做账分录的核心在于准确归集成本、匹配收入与费用,并遵循会计准则的合规性。 关键亮点包括: 按项目单独核算确保成本清晰可追溯;分阶段确认收入(如完工百分比法)符合权责发生制;税务处理需同步(如增值税预缴、分包差额计税);科目设置精细化(如合同履约成本、工程结算)是账务规范的基础。
-
科目设置与成本归集
工程类账务需设置“在建工程”“合同履约成本”等科目,按项目分户核算材料、人工、机械费用。例如:领用工程物资时借记“在建工程—建筑工程”,贷记“工程物资”;支付分包款时借记“合同履约成本—分包成本”,并匹配9%增值税进项抵扣。 -
收入确认与税务同步
按履约进度确认收入:借记“合同结算—收入结转”,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同步计提待转销项税额。跨区域项目需预缴3%增值税(如结算款200万需预缴),避免税务风险。 -
特殊业务处理
- EPC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合并为单项履约义务,成本统一归集。
- 质保金:留5%款项时需确认收入并计提销项税,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合同结算”。
- 简易计税:老项目或甲供材适用3%征收率,需单独核算。
-
期末结转与报表列示
完工后对冲“合同结算”科目余额,未完工成本在“存货”列示。若“合同结算”为借方余额(已完工未结算),需在“合同资产”项目披露。
提示: 工程做账需动态跟踪项目进度,保留完整凭证链(如分包合同、结算单),并定期复核税务合规性(如预缴时效、发票匹配)。结合新收入准则调整账务逻辑,可大幅降低审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