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市委书记之所以长期由省委副书记或常委高配,核心在于其战略地位特殊、经济权重突出、政治意义重大。作为江西“南大门”,赣州不仅是全省人口与面积占比超四分之一的副中心城市,更是革命老区与红色政权的发源地,承担着连接四省的枢纽功能。
-
战略与经济地位决定高配
赣州扼守赣、湘、闽、粤四省咽喉,是江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通道。其面积占全省近四分之一,人口近900万,经济总量长期位居省内前列。省委通过高配市委书记强化资源调配能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例如,历任书记如吴忠琼(省委副书记兼任)主导了赣州融入“一带一路”与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布局。 -
政治与历史传统延续
作为中华苏维埃政权诞生地,赣州的政治象征意义深远。自1999年撤地设市后,市委书记均由省委常委以上干部担任,形成“三号人物”惯例(仅次于省委书记、省长)。这种高配既是对革命老区的重视,也延续了红色基因的治理传承。 -
省内发展均衡的考量
江西通过高配赣州主官,平衡“强省会”与“多极支撑”的发展格局。相较于省会南昌,赣州在有色金属、现代农业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高配主官有助于提升其政策话语权,避免资源过度向省会倾斜。
未来,赣州市委书记是否延续高配仍需观察,但其作为江西副中心的核心地位不会改变。这一机制既是对历史责任的回应,更是对区域发展的战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