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误区是指在管理实践中常见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这些误区可能会影响组织的效率和效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理误区:
-
狭义论:认为管理就是制订和执行规章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就是加强管理,并认为管理是少数人的事情,而与组织的其他人员无关。
-
阶段论:认为管理只是阶段性工作,只有在组织运转出现问题后才涉及管理问题。
-
唯“物”论:认为管理只是涉及组织中有关成本、预算、财务、质量等等与“物”有关的方面,不知道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
-
先后论:认为只有在各项业务正常开展之后才涉及管理问题,忽视了上项目前的市场分析、营销预测等也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自然论:认为管理的知识、艺术、技能和方法并没有什么奥妙,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
-
内部论:认为管理的着眼点只限于组织内部,忽视了“现场”与“市场”是一个不可分割并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
照搬论:认为管理可以走捷径,可以“超常规”,盲目照搬发达国家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导致食“洋”不化。
-
经验论:认为管理主要靠经验和实践,轻视先进管理理论对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
-
外在论:认为管理游离于社会生产力系统之外,不知道管理是社会生产力系统的内在要素。
-
悲观论:认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市场不成熟、管理底子薄,改变管理落后的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
认为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经营做好了,管理差点无所谓:管理的内涵是包含经营功用的,简单点说,经营行为也需要管理。
-
管理就是领导,管理就是决策,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等等:片面的强调其中的一个职能,就会导致管理的失衡。
-
管理是科学的:管理是一种艺术,它更如中医一样,可以包含科学的内容,使用一些科学的方法,但本质上却是一种实践,是一种艺术。
-
管理是正确的做事,领导是做正确的事: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效能是做正确的事,效率是正确的做事。
-
掌握了先进管理方法,就掌握了管理:所有的管理方法都是为管理目的而服务的,舍弃了,或模糊了管理目的,方法也就一无用处,甚至有害处。
-
能赚到钱,就说明管理的好:对于经营性质的企业来说,赚到钱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但绝不是唯一的指标。
-
管理不用学,也能做得好:在现在多变的竞争环境中更应该加强对管理的学习,这一点毋庸置疑。
-
管理是领导的事情,和我无关:任何个人都会与组织息息相关,管理不仅仅对组织而言是重要的,对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有莫大的关系。
-
管理很难,我根本学不会:管理就存在于我们工作和生活之中,只要我们正确的理解了管理的本质、原则、职能和一些基本方法,就可以在实践中大展手脚了。
-
创新是管理的职能:创新作为一种原则和方法已经完全融合在管理的职能循环之中,是管理的内在需求。
避免这些管理误区,需要管理者具备系统的管理知识、实践经验和持续学习的态度。组织也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培训,帮助管理者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