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核心包括《会计法》的会计核算真实性要求、禁止财务造假规定、会计监督制度,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税收征管法》等配套法规,同时需遵循职业道德准则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
-
会计核算真实性要求
根据《会计法》,所有经济业务必须按实际发生情况确认、计量和记录,禁止虚列资产、隐瞒收入、随意调整利润等行为。公司企业需确保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的确认标准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不得篡改数据或编造虚假财务信息。 -
禁止性行为与法律责任
《会计法》明确禁止伪造会计凭证、变造账簿、提供虚假财报等行为,违者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例如,出纳不得兼任稽核或档案管理,会计人员若因造假被追责,五年内不得从业。单位负责人需对会计资料真实性负责,不得强令会计人员违法操作。 -
会计监督与内控机制
各单位需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明确岗位分离原则(如审批与执行分离),重大经济决策需相互制约。外部监督方面,必须配合财政、审计等部门检查,如实提供会计资料。上市公司还需遵守《证券法》的披露要求,接受注册会计师审计。 -
行业准则与特殊规范
除《会计法》外,会计需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等处理具体业务,政府单位适用《政府会计准则》。行业特殊性规范(如金融、非营利组织)也需遵循,例如金融企业需执行《金融企业财务规则》。 -
职业道德与保密义务
会计人员需恪守职业道德,包括廉洁自律、保守商业秘密、提升专业技能等。例如,不得泄露单位财务信息,需定期参加培训,确保会计信息合法、准确、完整。
提示:会计法规随政策动态调整,建议定期关注财政部更新,结合行业特点落实合规要求,必要时咨询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