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使用员工车辆时,签订合同需明确车辆信息、使用范围、费用分摊及责任划分等核心条款,确保合法合规且双方权益平衡。 以下是关键要点:
-
车辆信息登记
合同中需详细列明车辆品牌、型号、车牌号、行驶证及保险信息,确保车辆合法合规。员工需承诺车辆符合交通法规,公司有权定期检查车况。 -
使用范围与期限
明确用车目的(如公务出行)、时间、地点及期限,避免私人滥用。例如,限定车辆仅用于业务外勤或项目周期内使用,超范围需另行协商。 -
费用分摊机制
- 油费与补贴:可按里程报销(如每公里0.8元)或定额补贴,凭票据实报实销过路费、停车费。
- 保险与维护:常规保养费可协商分摊,但保险费、年检费通常由员工承担。
-
责任与风险划分
- 交通事故以交警责任认定为准:员工违规驾驶(如酒驾)自行担责;公务期间正常驾驶,公司需承担保险外的合理赔偿。
- 车辆损坏非员工过错时,公司分担维修费用。
-
税务合规性
租金超过500元需员工代开发票,800元以上扣缴20%个税。避免0元租金协议,以防费用报销被认定为福利而无法税前扣除。
总结:私车公用合同需兼顾灵活性与风险管控,建议结合公司实际需求定制条款,并定期审查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