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记账行业的最新法律法规以强化监管、规范服务为核心,重点涵盖资质合规、业务标准、信用约束及全国统一监管平台建设等关键领域。2025年上线的全国代理记账行业监管服务平台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明确禁止个人代账,要求机构具备《营业执照》和《代理记账许可证》双资质,并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等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
资质与准入要求
代理记账机构需依法注册,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含中级职称者),分支机构需备案并接受统一管理。个人代账被明令禁止,违规者将面临查处。2025年新规强调机构需通过全国监管平台完成许可备案,确保信息透明可追溯。 -
业务规范与责任划分
合同必须明确双方权责,包括会计资料真实性、保密条款及档案管理。代理记账机构需拒绝客户的不当财务要求,如虚假做账或违规开票,违者将列入“黑名单”。新规细化了对红字发票滥用、成本费用互化等9类高风险行为的监管。 -
监管升级与技术赋能
全国监管平台整合行政许可、年度备案、风险预警等功能,实现动态监测。财政部门通过平台开展全覆盖检查,结合举报线索重点查处违法案例。信用体系方面,建立“红黑名单”制度,推动行业自律。 -
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
机构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将被撤销许可,造成损失需赔偿。委托人需确保原始凭证真实完整,否则承担相应责任。代理记账机构应定期培训员工,避免因操作失误引发税务风险。
选择代理记账服务时,企业需核查机构资质、人员配置及合规记录,避免低价陷阱。行业正从粗放走向规范,合规经营是长远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