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吊销和注销的核心区别在于:吊销是行政机关对违法企业的强制处罚,剥夺其经营资格但法人资格仍存续;注销是企业主动或依法终止的合法程序,彻底消灭法人资格。 关键差异可提炼为三点:①性质不同(行政处罚 vs 合法申请)、②法律后果不同(经营资格终止 vs 法人资格终止)、③处理义务不同(必须清算后注销 vs 直接退出市场)。
-
性质与启动方式
吊销是工商部门对违法企业(如虚假注册、长期停业)的行政处罚,无需企业申请;注销则是企业因破产、合并或章程到期等情形,主动向登记机关申请的合法退出程序。例如,公司提交虚假材料被吊销,而股东决议解散则需申请注销。 -
法律效力与存续状态
吊销后企业仅丧失经营权,法人资格仍存续,需在15日内成立清算组处理债务;注销后企业法人资格彻底终止,债权债务清理完毕。被吊销企业若放任不管,法定代表人3年内不得任职其他企业高管,且股东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
后续流程与责任
吊销企业必须完成清算并注销登记,否则股东需承担未清算债务的赔偿责任;注销以清算为前提,完成后无遗留责任。例如,简易注销允许无债务企业快速退出,但隐瞒债务的股东需连带清偿。
提示:企业被吊销后不可置之不理,必须依法清算并注销,否则将面临信用惩戒和法律风险。合法退出市场需严格遵循注销程序,避免股东责任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