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被吊销是指因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终止其经营资格的行为。以下是具体解析:
-
定义与性质
吊销是行政机关对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有限公司实施的行政处罚,属于被动强制措施。例如:长期未年报、虚假注册、超范围经营等情形,均可能导致被吊销营业执照。
-
法律依据
根据《公司法》及《行政处罚法》,市场监管部门有权对违反经营规范的企业实施吊销处罚,以维护市场秩序。
-
影响与后果
-
主体资格未消失 :被吊销后,公司仍具备法人资格,需完成清算和注销才能彻底终止。
-
信用受损 :会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单,影响后续注册、招投标等商业活动。
-
税务风险 :未结清的税务问题可能引发追责,甚至导致滞纳金或罚款。
-
-
与注销的区别
-
注销 :公司主动申请终止法人资格,需履行清算、缴税等程序。
-
吊销 :因违法被强制终止经营,需在处罚后另行申请注销。
-
总结 :有限公司被吊销是因违法违规受到的行政处罚,需及时处理以避免更大损失。建议尽快联系专业机构完成清算和注销,以合法终止法人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