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分模块、分功能
绘制业务架构图是系统化梳理业务逻辑和结构的重要工具,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规范:
一、绘制步骤
-
分层
将业务按层级划分,下层为抽象能力层(如基础设施、平台服务),上层为具体应用层(如核心应用、用户界面)。确保层级间存在逻辑依赖关系,例如能力层为应用层提供基础能力支持。
-
分模块
在同一层级中识别独立模块,每个模块代表完整产品或业务聚合。模块间应保持相对独立,同时存在关联关系(如包含、支撑等)。例如,在平台层可划分为基础服务平台、开放平台和应用使能平台。
-
分功能
在每个模块内划分核心功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业务入口(如用户注册、支付流程)进行展示。功能划分需结合客户关注点和业务关键路径。
二、设计规范
-
宏观结构
-
横向采用并列结构,左右层级级别一致;
-
纵向分层清晰,底层为基础,上层为具体业务;
-
保持对称美,功能分布均匀。
-
-
微观细节
-
模块大小和格式需统一;
-
功能分级一致,粒度合理。
-
-
视觉呈现
-
使用虚线框表示可归属的模块集合;
-
通过不同颜**分大功能模块,保持整体风格协调。
-
三、关键要素
-
业务实体与关系 :识别核心业务实体(如用户、订单),通过箭头展示模块间的流程关联;
-
技术支撑 :在架构图中标注所使用的技术栈、平台组件及第三方服务。
四、工具与方法
-
可采用UML类图或对象图展示实体关系;
-
使用流程图、时序图辅助说明复杂交互;
-
借助领域模型(如DDD)进行深度拆解。
通过以上步骤和规范,可清晰呈现业务架构的全貌,辅助团队理解业务逻辑、优化系统设计,并为沟通协作提供有效工具。